端子线中接线端子IEC标准与UL标准的差异
文章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9-29 13:45:21 浏览次数: 126
 目前在系统工程中用的端子线较为常用的是欧规(IEC)和美规(UL),两者在确定功率和性能规格上的标准有所不同,如果不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恶果。
 
      在欧洲元器件的电流额定值是通过监测电流增加时金属导体的温度来确定的。当金属引脚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45℃时,测量人员就将这时的电流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流值(或最大电流值)。IEC规格的另一项是允许电流值,它是最大电流的80%。与此不同,UL标准将使金属导体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30℃时电流值的90%作为器件的电流标称值。
 
      由此可见,金属导体部分的温度在所有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工业设备这更为重要。因为工业设备通常需要在温度高达80℃的环境中工作。如果端子线接线端子的温度比这一温度再高30℃或45℃,那么接线端子的温度将会超过100℃。根据所选择器件采用的标称值类型和绝缘材料,产品必须以低于额定值的电流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它们可在所希望的温度范围内可靠地工作。有时,适合于紧凑封装器件的材料可能无法很好地满足散热要求,因此此类端子线接线端子器件使用时的电流必须大大低于额定值。如此,体现了如何选择接线端子型号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全球化,需要设计可在全球销售的系统,因此系统设计人员越来越经常地使用在其它国家生产的接线端子产品。由于欧洲使用标称值测量方法,因此器件在设计中低于标称值使用在欧洲是常见的做法。然而,许多美国的设计人员并不熟悉这一概念,若不了解各标准之间的差异,在设计过程中就会困难重重了。